经济能否增长得更好一些,关键取决于服务业
9 月 4 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加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发改委副主任刘勇表示,山东紧扣重点行业领域,研究提出针对性强、效果立竿见影的新政策和务实有效的推进措施,制定了《关于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第三批政策清单》和《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主要是"一业一策"抓好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四大骨干行业,充分挖掘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加力提升非营利性服务业,强化重点企业和项目包靠服务,力争形成更多增量拉动;与此同时,兼顾服务业长远高质量发展,聚焦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高端软件、科技服务、人力资源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拿出对路管用的实招硬招,不断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效。
具体到生产性服务业,山东将聚焦人工智能、科技研发、大数据服务、现代物流、商务咨询等 11 个细分赛道,逐个领域细化举措、加快推进,不断提升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深化"制造 + 服务"双向渗透,高水平建设 120 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切实增强产业链韧性。
正如刘勇所说,"服务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占比高,经济能否增长得更好一些,关键取决于服务业。" 2024 年,山东 GDP9.86 万亿元,增长 5.7%;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5.23 万亿元,占 GDP 比重为 5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0.2%。
按照 2025 年预期增速目标 5% 以上计算,山东 GDP 有望在 2025 年突破 10 万亿元大关。以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山东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8%,占 GDP 的比重同比提高 0.7 个百分点、达到 54.4%。在当地媒体看来,山东服务业增长总比 GDP 增长"慢半拍"的局面已经改变,但短板弱项仍然存在。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服务业涵盖 14 个行业门类。现代服务业主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还包括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和基础性服务业 4 大类。这其中,山东最常被提及的"短板弱项"是生产性服务业,比如企业梯队建设不足,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偏弱。
一个例子是此前公布的 2024 年山东百强企业名单,制造业依旧占大头,共有 68 家企业上榜,服务业企业则仅有 19 家。当地专家指出,山东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特别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省百强企业中占比较小。同时,缺少创新发展能力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对新业态的培育孵化能力有限。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曾在一次公开课上指出,高端装备产业都有一个特点,硬件大体只占总价值的 50%。比如,一个手机拆开,1000 多个零部件可能只值 3000 元,看不见摸不着的操作系统、软件专利、芯片程序等可能价值 3000 元以上。一件高端装备价值的 50%、甚至 60% 来自生产性服务业。
当前,以"真金白银"支持服务业发展,山东还将加力落实 2 亿元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一批新增纳统企业以及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上,下半年省级新增的 1 亿元资金,则是瞄准了高成长性企业和新增升规纳统企业的在建项目。
按照规划,山东将在年底前新培育认定 30 家左右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20 家左右服务业创新中心,引领带动行业加快发展。
如何选择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