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契丹这一民族都一直是考古学界的难解之谜。契丹族曾在历史上建立过辽朝,经过九代皇帝的治理,辽朝国祚长达218年,鼎盛时期的疆域横跨了整个北方,甚至延伸到如今的蒙古地区。尽管辽朝最终衰落,但契丹人的后裔并未完全消失,部分人逃往西北,在今日的新疆地区建立了西辽,继续维持了约90年的统治。虽然辽朝并非一个完全统一的全国性政权,但它绝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存在,直到数百年后,甚至在中亚和东欧的部分民族中,依旧有人将中国称为“Khityay”,即契丹的音译。
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乔峰便是一个契丹族的代表人物。传闻中,契丹人身材高大,勇猛善战,擅长骑射,曾在11世纪到12世纪间发挥过极大的影响力。虽然在曾经的盛况过后,他们的存在似乎逐渐消失,但契丹族的遗迹仍深深刻印在许多历史记载中。然而,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尽管契丹族曾是一个辉煌的民族,他们在近现代的历史中却几乎失去了存在感。
展开剩余82%在民国时期提倡的“五族共和”(汉、满、回、藏、蒙)中,并没有契丹族的身影,而在新中国定立的56个民族名单中,契丹族依然没有被列入。契丹族虽然有着自己的文化和文字,且在辽朝的末期,学术界推算其人口仍有约150万,但这个庞大的民族却仿佛凭空消失,成为学者们始终无法解答的谜题。
过去有学者推测,契丹族可能遭遇了“大规模灭族”,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证实。辽朝位于中国北部,处于宋朝以南和金朝以北的夹缝中,辽国在强盛时多次向南方的宋朝和北方的金朝进行挑衅。在宋朝与辽国的冲突中,最著名的历史事件便是“澶渊之盟”。自999年起,辽朝开始屡次派兵侵扰宋朝边境,宋廷为应对辽军的挑衅,派出杨家将领如杨延朗、杨嗣等人抵御入侵。然而,由于宋朝的军制和装备有限,宋军的战斗力远逊于辽国。直到1004年,宋军在澶州前线伏击了辽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才勉强扭转了局势。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一阶段性的胜利,宋朝内部的主和派很快崛起,并强烈推动与辽国达成和解。最终,宋辽双方签署了澶渊之盟,规定以白沟河为界,宋朝每年向辽缴纳大量岁币和绢帛。虽然这份协议极大缓解了宋朝的财政压力,但它也伤害了宋朝军民的自尊心,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耻辱,辽国因此被深深憎恨。
相比之下,辽朝对金国的压迫则更为严苛。当时,金国还只是松散的女真人部落,主要以渔猎为生。辽国则因独特的对海东青的需求,长期征收金国的猎鹰。海东青是一种飞行能力出众的小型猎鹰,辽贵族几乎人人拥有一只。辽国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每年派专使到金国部落征收海东青,而这些使者往往过度奢侈,吃喝淫逸,甚至霸占当地的女子。如此长时间的压迫,激起了女真部落的强烈愤怒,最终他们开始联合起来,向辽国发起反击,最终在1115年建立了金国,并对辽国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1115年,金国领袖完颜阿骨打联合宋朝对辽国展开夹击。当时,辽国的第九任皇帝天祚帝昏庸无能,且疏于政事,面对金国的强大压力,辽朝军队迅速崩溃,最终在几个月内,辽国的7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与此同时,辽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的内讧加剧,最终导致辽国在金国成立十年后宣布灭亡,辽国的疆域几乎被金朝和宋朝瓜分殆尽。
完颜阿骨打不仅以军事压倒辽国,还下令对契丹族实施大规模屠杀。这场屠杀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直到辽国的首都血流成河为止。即使如此,阿骨打依然怒火未消,继续命令彻底抹去契丹族的文字、文献和一切文化遗物,以便完全抹去契丹的存在痕迹。
金国的统治虽然残暴,但并未完全摧毁契丹族的后代。在辽朝灭亡后,部分契丹人选择投奔蒙古。此时,蒙古与金国的关系紧张,契丹人能够在蒙古站稳脚跟,但也因此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渐渐融入蒙古社会。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和通婚,契丹族的后裔几乎完全失去了契丹族的身份,变得不再显眼。
另一部分契丹人则选择逃亡西北,抵达今天的新疆一带,继续保持自己与汉族的隔离,并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逐渐被伊斯兰化。真正的契丹族后人,由于不断的民族融合,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一部分契丹贵族,在辽朝灭亡后逃亡西域,最终在这里建立了西辽。耶律大石,作为辽朝开国皇帝的后裔,在西域建立了新的政权,重建了契丹人的辉煌。
耶律大石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与智慧,不仅成功在西域打下了一片领土,还先后吞并了高昌回鹘、喀喇汗和花剌子模等多个小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西辽在最盛大的时候,其疆域几乎与中原的辽朝不相上下。1141年,西辽更是击败了塞尔柱帝国,成为中亚的霸主。直到耶律大石去世后,西辽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败。
1208年,西辽与花剌子模再次开战,但在战后的返程途中,西辽军队因军纪松散而在自己的领土上暴虐。当地百姓对这些暴行极为不满,最终在1208年底,西辽面临内乱和外敌的夹击,国家陷入了极度混乱。
而最终,蒙古的崛起彻底终结了西辽的命运。1218年,成吉思汗派遣大军攻占西辽,西辽的抵抗毫无成效,仅仅一场战斗后,西辽灭亡。此后,契丹人在中原失去了所有的统治权,彻底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直至20世纪90年代,契丹族的后代终于在考古学界找到了踪迹。1994年,刘凤翥研究员收到了一封来自呼伦贝尔草原的牧民的信件。信中提到达斡尔族人并没有传统文字,也没有民族起源的传说,这种异常引起了刘凤翥的注意。他意识到,达斡尔族很可能是契丹族的后裔。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DNA比对,最终证实了这一猜测。达斡尔族人确实是契丹族的直系后代。契丹族的后裔,经过数百年的消失,终于在达斡尔族的面目中重现,成为了今天56个民族的一部分。
发布于:天津市如何选择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