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扩大内需成为了中国经济的热门话题,怎么扩大内需基本上是经济学家讨论的焦点了,那么有个有趣的话题,是不是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呢?
当然不是,或者说,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和经济体,就没几个把扩大内需当成首要命题的,也就是全球前几名经济体,甚至可以说就是唯二两个,中国和美国,把内需当成经济最重要的一环,像德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欧洲老大,对外贸易也占据重要地位,只是它的很多贸易是在欧盟内部消化罢了,但即便如此,德国对美对中的贸易额也相当高,德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得离谱,近70%。
印度你别看它对外依存度不高,但主要原因是它的商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别说和中国货比了,连越南印尼都比印度强,所以印度一心想扩大对外贸易,只是没实力,对外贸易长期逆差,所以拼命封闭国内市场,但是这样的印度,内需也基本上没办法提高了,所以印度一心想复制中国道路发展对外贸易,而不是提高内需。
前几大经济体中日本一直说外贸立国,但其实这也是老印象了,日本贸易对外依存度已经降到了33%左右,一方面日本早早就经历了贸易战,把大量产业转移出去了,另一方面和中美一样的情况,这么大的国家,不可能完全靠对外贸易发展了,但即便如此,日本的对外贸易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无它,有中美在,日本的对外市场其实还是很大的。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了,其实真正把扩大内需当成首要命题的,就是中国和美国这两大经济体,其他经济体嘛,不是他们是不是把内需挖掘了,就那经济规模,与其挖掘内需,还不如在国际市场尤其是中美两大市场上挖一杯羹呢。
我们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新加坡,我们知道这个城市国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是呢,它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300%,什么意思?
就是它的对外贸易是整个GDP的三倍,这当然有新加坡是马六甲的要道的关系,但是最关键的,它的对外贸易是一切财富的根源,相比起来,什么国内挖潜内需就是搞笑了,就那点内需,能和对外贸易比吗?
世界大多数国家其实都是如此,而且,回到我们早期世界,就是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发展的时代,也是如此。
其实,在早期资本主义经济中,内需这个词是比较少被提到的,倒不是说经济学家不重视,而是和庞大的外部市场比起来,内需真的无足轻重。
这里我们需要认识倒一点的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其实其国内市场都是不大的,西班牙是靠美洲金银发展起来的,认真来说它的财富都是来源于外部,何况西班牙都不能算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
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荷兰,它的土地面积哪怕在欧洲都只能说是小国,市场也不大,主要依靠遍布全球的贸易和商船发展。
随后的大英帝国和法国,也是依靠剥削殖民地发展,把殖民地的原料运回本土,把工业品卖到殖民地市场,这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关键,至于国内市场,也不能说不大,但是与其赚国内那些贫困粗鲁的工人的钱,还不如剥削殖民地来得快呢。
这一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才有所改变,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场饱和了,各国基本上把殖民地瓜分完毕了,为此都打了一场让欧洲列强损失殆尽的世界大战,结果呢,德国固然把仅剩的几个殖民地市场丢了,可是英法也没好到哪里去。
最典型的大英帝国,战前占据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国,战后固然夺取了德国一堆殖民地,又扩大了版图,但是代价就是殖民地一个个离心离德,独立倾向加强,别说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离心倾向都大大增加了,从市场角度来说,英国是亏死了。
在这个基础上,各国开始反思,尤其是苏联建立起来了,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以剥削殖民地发家,而苏联师承马克思,经济上本来就注重国内分配,何况当时外部市场已经完蛋了,计划经济就是以内需为主,结果在内需建设上苏联成就斐然。
而另外一个成就是美国,美国本来一战吃饱了红利,本来在资本主义道路上飞奔,结果大萧条把美国干懵了,痛定思痛,选择了凯恩斯主义,一样是发掘内需,调整内部分配。美国比苏联好的一点就是美国没有被封锁,依然有着庞大的对外贸易。
然后到了二战结束,欧洲各国在苏联影响和压力下,纷纷转而走向福利国家道路,调整内部分配,发掘内需,而美国更不用说了,因为想扩张市场也没用了,当时它一国就占据全球一半的GDP,市场已经被它吃干抹净了,美国反而要培育欧洲和日本市场,所以美国也是走向了内需为主的道路。
而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开始了信用货币时代,更是极力吹大自己国内市场,让全球都来赚他们的美元了。
从某种角度上,其实二战尤其冷战后很长一段的贸易体系就是美元体系,发展中国家包括日韩新加坡的外销市场主要就是美国市场还有欧洲市场,单一最大经济体就是美国。
我们一开始也是这样,尤其我们当年经济体量小,外贸赚的钱能比我们内部需求钱来得快也多,所以我们对外依存度一度达到70%,各国都是这样起步的。
但是08年后一切就不一样了,国外金融危机爆发,市场萎缩,我们无法依赖外贸市场,而是要自己发掘潜力。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体量太大了,当年我们的经济体量还没日本大,现在已经是日本的三倍多,除了美国,就没有一家经济体量和我国一样大,我们24年的贸易顺差是一万亿美元,而回到三十年前,我们一年的GDP都没我们现在一年的贸易顺差大,而且这还只是贸易顺差而已。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想要再扩张难度太大了,外部市场太有限了,我们没办法像当年那样依靠外贸获取财富了,而是要转而挖掘内需,假如08年那次挖掘内需是迫不得已,现在则是没办法了,外部市场基本上到头了。
不是不想继续外贸,而是只能以内需为主了。
如何选择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